发布时间:2016-02-19 09:41:06 浙江日报
关注中物联
2月16日上午,位于杭湖锡线沿岸的德清升华临杭物流园内,满载钢材的货车来回穿梭。码头上,10艘货船正在卸货。“年初八我们就忙起来了,这些钢材早早被园区内的钢贸企业订走了。”物流园副总经理温加华说。
春节假期刚过,湖州内河岸边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德清多功能港区码头集装箱整装待发;安吉临港经济区物流码头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长兴捷通物流码头上,集装箱船驶向嘉兴乍浦港。
湖州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湖州水路运输承担了全省内河37.6%的货物运输量和40%的货物周转量。依托这样的水运优势,今年以来,湖州加快了内河水运、临港物流园区、临港产业三位一体集聚发展的脚步,三箭齐发,以争创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为目标,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目标把湖州港打造成为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向内陆辐射的桥头堡,把临港产业打造成湖州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州市港航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长湖申线的源头长兴小浦,湖州南方物流码头基建工程进入收尾,新建的10个500吨级泊位即将进入调试阶段。据介绍,南方物流码头利用原先拆除淘汰下来的众多煤炭、熟料小码头的岸线资源规划建设,变小、散码头为专业、规范码头,是内河集约型港口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湖州已累计淘汰小、散码头600余座,新建码头泊位102个,促进了港口向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临港经济“腾笼换鸟”。
在湖嘉申线、长湖申线千吨级航道改造提升基础上,今年3月底湖州还将实施京杭大运河绿色航道整治工程,使水上高速航道通江达海,为临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天马轴承、桐昆集团、金洲集团等大型企业看中了湖州航道水运的优势,已在沿河两岸纷纷筑巢。湖州临港经济形成了金属新材、木地板、椅业、新能源、装备制造、户外休闲用品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走进安吉上港集装箱码头,3艘千吨级的船舶正等待装船,16日一天就有144标箱当地外贸企业生产的家具从这里出发驶往上海港。“今春当地企业开工比往年提前了好多天。”安吉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目前,有442家企业和上港码头建立了合作,其中有334家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的55个国家有贸易往来。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 产地冷链物流政策将出 多产业迎利好
- “全球买、全球卖”,中国新电商为开放合作架起数字桥梁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
- 交通运输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让3800万货车司机少些身心劳累多些暖心体验
- 交通运输部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强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
- 多家单位联合发起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 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落地再提速
- 2025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