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3 11:28:45 东方网
关注中物联
中消协发布《品质消费与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农村消费短板明显,农民消费信心、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相对不足;在付费网游、餐饮外卖、快递物流、在线旅游等城市居民消费相对较多的服务领域,消费者不满意的情况较多。
农村居民一直都是网络购物的中坚力量之一,给增长迅速的电商经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2017年7月,国家邮政局发布《2017年二季度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重点快递企业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82.6%,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农村网购消费,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别是,许多地方特产,通过网购快递渠道,走进了千家万户。
然而,报告显示,我国农村消费短板明显,农民消费信心、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相对不足。农村网购消费“最后一公里”,还面临诸多障碍。农村快递物流服务水平的相对滞后,也给农村公共管理带来了不小困难。快递、外卖的安全、卫生、服务方式及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快递服务人员频繁进出村户,道路交通隐患严重;快递代办点各类邮件混乱摆放,经常出现丢件、损坏、错拿等问题。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人口居住分散,业务量相对较低,快递、外卖等网购平台,因为有着成本和利润的考虑,在农村布置的网点仍然很少。目前,各县区的物流网点,基本上都是个人加盟,很少有平台直接设点。为了收回投资,一些加盟点的经营行为就很不规范,恶性竞争,收费随意的情况时有发生。再加上一些经营者服务意识、安全意识不强,有的代理点连基本的消防安全标准都无法达到。网购下乡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地方的重视。但如何让农村网购消费与电商发展同步,这仍然有着较长的路要走。
可见,激活农村网购消费,也是一种精准扶贫。换言之,“物流+电商+农业”模式,应成为精准扶贫的标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网购消费的发展,是关系到农村群众生活幸福的大事,地方政府不仅要从政策上对物流平台进行扶持,还要大力宣传电子商务,鼓励农村居民把自家产品放到网上销售,以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前来设点。此外,作为物流企业,要着眼长远,在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乡镇甚至村子提早设点布局。物流企业还应创新经营模式,建立适应农村现状的物流模式,比如在确保收到货款的前提下,与农村通村班车等进行合作,降低经营成本。如此多措并举,农村群众才能更好、更快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 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助力中国医药“走出去”
- 多家国际寄递企业公布2025年业务旺季收费标准
- 长沙首条电煤“铁水联运”专列首发 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 服贸会海关通关服务保障工作启动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揭牌成立
- 深莞携手推动数字城市联合创新 打造大湾区数字化发展新引擎
-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解读《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
- 两部门明确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的相关税收政策
- 闽鄂深化港航物流经贸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