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2 09:34:45 中国水运网
    关注中物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至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对航运业而言,这或许仍是艰难的一年。
4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5%下调至3.3%,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IMF已经在6个月内3次下调了全球经济预期。
报告重点包括:
中美贸易谈判和英国脱欧给经济带来下行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减速,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反弹。
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从1.6%下调至1.3%。
英国经济增长率从1.5%下调至1.2%。
美国经济增长率从2.5%降至2.3%。
中国经济增长从6.2%上调至6.3%。
2020年经济增长预计为3.6%。
IMF认为,全球大部分发达经济体前景黯淡,高关税对全球贸易造成了压力。“在全球增长势头减弱和政策应对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避免可能损害经济活动的政策失误,是要优先考虑的。”
IMF总裁Christine Lagarde认为,世界经济正处在一个“微妙的时刻”。而对于与全球经济走向息息相关的航运业而言,经济增长下调当然不是好消息。
事实上,从多个重要航线市场的前景来看,对于航运业来说,2019年或许仍是艰难的一年。
首先来看跨太平洋航线。
跨太平洋航线是目前全球海运货运量最大的远洋航线之一,中国是跨太平洋航线中最重要的市场。而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跨太平洋航线经历了“冰与火”两重天的考验。
由于承运人对航线有所优化,加之美国进口商为避开新税率而提前出货,去年底至今年初,跨太平洋航线东行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旺季。
但是,由于目前中美贸易战前景还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未来跨太平洋航线市场的走势还不明确,这也使得承运人在运力投放上更为谨慎,大部分市场新增运力均未投入跨太平洋航线,因此,跨太平洋航线市场运力在2019年很大程度上会整体维持不变。
从货量来看,今年是自2009年以来,跨太平洋航线在旺季开始后,首次未有计划增加新航线的一年。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跨太平洋航线市场的货量可能会有所走低。
再来看亚欧航线。
有分析机构认为,这一市场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低迷。BIMCO分析师更是明确表示,今后几年,欧洲市场的需求增长或低于2%,欧洲集装箱进口量将受到较大影响。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欧航线箱量似乎难逃“两年涨,一年跌”的魔咒。不过在经历了2016、2017年连续上涨后,2018年,亚欧航线西行箱量微增2%,这一魔咒终于被破除。
针对2019年,业内分析机构普遍保持了对亚欧航线西行箱量增长的预测,认为增幅在3%左右,不过还是低于全球平均增长水平。
好消息是,预计2019年这一市场的运力增长趋缓,且18000TEU以上超大型运力可能会转移阵地。整体来看,2019年亚欧航线供需矛盾将有所改善,有利于市场运价的恢复。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军人邮寄国内普通包裹资费优惠30%
 - 交通领域已淘汰更新26万辆营运类柴油货车
 - 我国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 产地冷链物流政策将出 多产业迎利好
 - “全球买、全球卖”,中国新电商为开放合作架起数字桥梁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