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16 14:10:17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关注中物联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区块链应用渗透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培育一批知名产品,形成场景化示范应用。
区块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布式网络、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集成的新型数据库软件。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内需市场,但仍面临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融合应用尚不成熟、产业生态有待完善、人才储备明显短缺等问题,尤其缺乏可供大规模商业推广的应用案例。”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急需结合区块链技术特点,选择适合应用领域,推动技术产品迭代升级,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为此,《指导意见》提出,一方面要发挥区块链在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聚焦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数据共享等实体经济领域,推动区块链融合应用,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务服务、存证取证、智慧城市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应用创新,支撑公共服务透明化、平等化、精准化。
区块链在实体经济等领域发挥效应,需要与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实现优势和功能互补。但目前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融合应用效应有待进一步激活。
《指导意见》指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解析、边缘计算、协同制造等环节,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大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数据合规有序的确权、共享和流通;利用云计算构建区块链应用开发、测试验证和运行维护环境;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合约等新技术,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区块链运行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丰富区块链应用场景需要完备的产业链作支撑,针对当前区块链产业存在的短板,《指导意见》给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建设行业级联盟链,打造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效应强的区块链“名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块链“名企”,培育孵化区块链初创企业,鼓励打造独角兽企业;结合“监管沙盒”理念打造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园区建设区块链产业“名园”。
“我们争取到2025年培育出3家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打造3个至5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同时,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区块链产业生态基本完善。”该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军人邮寄国内普通包裹资费优惠30%
 - 交通领域已淘汰更新26万辆营运类柴油货车
 - 我国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 产地冷链物流政策将出 多产业迎利好
 - “全球买、全球卖”,中国新电商为开放合作架起数字桥梁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