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9 09:14:29 中国新闻网
关注中物联
四川省TIR跨境公路货物运输首票启运仪式28日下午在天府新区举行,四川至欧洲(成都—布达佩斯)TIR跨境公路货物线路当日正式开通。
当日下午,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满载灯串、充电插头等货物的集装箱卡车缓缓启动,驶向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这标志着四川到欧洲的TIR跨境公路货物运输模式正式开启。
《TIR公约》作为国际海关过境运输便利化公约,以“手续一致、广泛认可、税费保障、简便快捷”的主要特点,为国际运输货物及车辆提供统一、便捷、高效的海关过境通关手续,为过境国提供有效的税费担保。目前在全球有77个《TIR公约》缔约国,其中大多数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地区,覆盖中亚和欧盟的大部分国家。中国于2016年7月5日正式加入《TIR公约》。
此次TIR跨境公路货物运输由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唯一成员企业——四川省港投集团陆海云港公司负责全程营运,集装箱卡车将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斯洛伐克,到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清关,随后经捷克、奥地利,最终到达德国卸货,全程约9200公里,涉及10个国家(7个TIR运输国家),预计12天抵达最终目的地。
与空运、海运、铁路等运输模式相比,TIR跨境公路货运对基础设施依赖较小,具有机动灵活、装卸方便等特点,尤其适合电子零部件等货品单价高、时效要求高的货运需求。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处副处长宋薇平说,在TIR跨境公路运输中,中途不需要继续装载货物和换装的TIR业务,途经国海关一般不开箱查验,可有效缩短在边境口岸的等待时间。据测算,与非TIR跨境公路货运相比,TIR运输最高可节省58%的运输时间和38%的运输成本。
据了解,随着TIR运输在四川的深入开展,将进一步畅通四川对外贸易通道,打通四川至欧洲除航空、铁路、海运以外的第四物流通道,与中欧班列实现有效互补和资源共享,实现国际物流通道多样化发展,形成铁公水航“四位一体”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供应链体系。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宁坚说,未来四川将充分利用《TIR公约》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的法律基础,积极探索跨境货物运输模式创新,将国际公路运输与中欧班列、航空、海运等运输方式相结合,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补充和资源共享,努力打造“门到门,一站式”复合型跨境货物运输通道和运营平台;加快推动“国际公路货运中心”建设,共建跨境公路货物运输运营平台,将省内乃至西南地区的货物与境内外成熟运力有机衔接,为企业提供更为灵活便捷的TIR跨境公路运输解决方案;出台支持跨境公路运输发展的配套政策,推动实现四川至欧洲TIR运输线路稳定开行,促进四川TIR跨境公路运输供应链建立及上下游配套生态发展。(完)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 产地冷链物流政策将出 多产业迎利好
- “全球买、全球卖”,中国新电商为开放合作架起数字桥梁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
- 交通运输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让3800万货车司机少些身心劳累多些暖心体验
- 交通运输部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强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
- 多家单位联合发起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 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落地再提速
- 2025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