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03 09:08:04 网络事业部

2011年1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7%,环比回落8.0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7.2%,环比回调5.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本月非制造业经济活动有所放缓。
根据历史数据经验,每年的11月份,受消费淡季的影响,非制造业的主要指数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回调,这也是本月指数回调的主要原因。消费性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回落至50%以下,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等主要行业的指数均有较为明显的回调。我们认为,随着元旦和春节双节的临近,消费性服务业将会在需求的引领下再度恢复活跃。
此外,生产建设性需求回落是造成本月指数回调的另一个原因。本月,建筑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且新订单指数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回落至50%以下,而从历史同期来看,建筑业的新订单指数只在2008年11月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回落至50%以下,对此要引起关注。房地产业的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也均运行在50%以下。上述数据显示,当前基础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活动对经济的持续拉动作用在逐步下降,并且短期内很难出现明显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业的表现较为良好。其商务活动指数为56.5%,环比上升3.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在经历两个月的下降之后,本月再次回升50%以上,达到52.5%,升幅达到3.0个百分点。在主要物流行业中,货物运输业表现较为抢眼,是支撑物流业指数上升的主要动力。我们认为,不排除短期内,煤炭和矿石等大宗商品的冬储需求支撑了物流业的良好表现,需密切关注其后续变化。
中间投入价格指数继续回调,显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弱。本月,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为54.4%,连续第四个月出现环比回落,创下自去年7月以来的新低。在20个行业中,中间投入价格指数超过60%的行业已缩小到只有4家。企业反映情况显示,反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企业比重在逐步降低。
总体来看,非制造业PMI数据显示,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效应已经显现,但目前调控政策仍要保持稳健,既要巩固控通胀的成果,也要把握好稳增长的力度。特别要注意通过产业升级和消费推动等方式积极培育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全国第四十批A级物流企业名单公示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A级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在京召开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42期预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 物流追溯信息管理要求》等两项行业标准宣贯活动
- 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5.9.19)
- 马增荣会见优合集团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丁军一行
- 胡大剑:智慧赋能 链通未来 共创供应链创新合作新篇章
- 郑小宝:在2025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 2025国际创新物流论坛在厦门召开
- 胡大剑在2025国际公共采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 何辉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兰洪杰一行座谈交流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41期预告:《轻型穿梭车货架》《自动分拣设备管理要求》两项行业标准宣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