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20 09:39:36 中国经济网
关注中物联
5月20日:“对话新国企,引领新常态”系列访谈日前在中国经济网演播厅举行,中航通飞副总经理、中航工业通飞华北飞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枢玮做客中国经济网,揭开通用航空的“神秘面纱”。
除了民航和军航,所有的航空活动都叫通用航空,包括短途运输、农民作业、飞行员培训、应急救援等。张枢玮表示,通用航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最紧密的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都会有很大贡献。
“像内蒙古,老百姓(93.47, 0.00, 0.00%)开车一开就半天,在那建设一个小机场,飞机开通后,就只需要40、50分钟,方便出行,”张枢玮介绍说,“冬天大雪封路,尤其东北没法走,机场就可以保持畅通,对日常生活、疾病治疗、救灾减灾发挥作用。”
不过,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据介绍,我国在册通用飞机只有一千多架,美国约有二十多万架。
张枢玮指出,当前通用航空发展面临几方面制约因素:一是“上不了天”,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比较严格,而国外三千米以下是开放的;二是“落不了地”,地面上机场太少,我国地面机场加起来四百多个,美国则有两万多个;三是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航空汽油生产少、价格高,造成使用成本过高;四是社会对通用航空的普遍认识不足。
为推动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中航工业一方面加强制造,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合适产品;二是在通用航空运营商领先使用,使社会大众亲身体验,更方便的参与到通用航空里来。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目前中航工业重点和内蒙合作通用航空试点,从呼伦贝尔市政府开始,今年将升级为自治区合作,在全内蒙区域内推广。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 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助力中国医药“走出去”
- 多家国际寄递企业公布2025年业务旺季收费标准
- 长沙首条电煤“铁水联运”专列首发 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 服贸会海关通关服务保障工作启动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揭牌成立
- 深莞携手推动数字城市联合创新 打造大湾区数字化发展新引擎
-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解读《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
- 两部门明确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的相关税收政策
- 闽鄂深化港航物流经贸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