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06 09:32:57 中国水运网
关注中物联
2015年,鹿特丹港“Maasvlakte 2”自动化码头项目投入使用;今年3月,全国首个、也是全球首个第四代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一期)开始自动化设备系统验收。4月中旬,被业内称为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无人码头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迎来首批全自动化港机设备,进入设备交付期。港口自动化项目的应用在全球都已相当普遍。那么,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国内三大自动化码头
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
2014年8月,由厦门市与中远集团、中交建集团三方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6.58亿元,号称“魔鬼码头”的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试运行。码头采用3台自动化双小车岸桥、16台自动化轨道吊、18台自动导航运载车、8台自动化转运平台,单桥平均效率将实现每小时运送三十七八自然箱,提升作业效率快约20%。码头的年吞吐量可达78万-91万标箱。
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
2014年11月, 洋山港四期宣布将建成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建设方自主开发关键的作业调度控制系统,建成后的港口将全面实现“智能装卸”、“无人码头”和“零排放”。
四期工程位于小洋山岛的最北侧,总投资约128.48亿元,计划建设5个5万吨级和2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以及1个工作船泊位等配套设施,泊位总长2800米,设计年吞吐量为630万标准箱。
青岛港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
2015年7月,青岛港宣布将打造亚洲首个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2016年4月中旬,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迎来首批全自动化港机设备,进入设备交付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力争2016年年底达到试运行条件。工程分三期开发建设六个泊位,岸线总长2088米。项目建成后,青岛港集团自动化码头将实现对码头装卸运输设备实时智能化控制,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19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和未来24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设计效率达到每小时40自然箱,减少人工约70%,提升作业效率约30% 。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军人邮寄国内普通包裹资费优惠30%
- 交通领域已淘汰更新26万辆营运类柴油货车
- 我国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 产地冷链物流政策将出 多产业迎利好
- “全球买、全球卖”,中国新电商为开放合作架起数字桥梁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