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加重航运业危机
发布时间:2016-09-27 09:28:00 经济参考报

航运业是国际经济走向的晴雨表。当前,航运业究竟有多糟糕?从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的经营数据可见一斑。
马士基航运近期发布的报告称,今年二季度,马士基航运平均运价降低24%,跌至历史低位,亏损达1.51亿美元,比2015年同期下滑6.58亿美元。
需求减少加上全球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导致运价大跌。马士基航运二季度报告显示,由于燃油价格下降、市场需求增长疲软及运力过剩等因素,2016年第二季度平均运价持续下跌。与2015年同期相比,马士基航运2016年第二季度平均运价降低24%至1716美元,创下历史新低。
在全球贸易增长并未出现显著起色的情况下,航运界只能尽最大努力消化运力。马士基航运大中华区总裁丁泽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马士基航运暂停了2016年的新造船计划,此前的新造船交付期限也一再推迟,最晚一批将于2018年交付。马士基航运第二季度货量增长6.9%,运力增长仅2.2%。
与此同时,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运力增长仍然快于需求增长。据统计,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需求增长在2%左右,全球集装箱运力增长为6%左右,运力增长仍有待进一步控制。
据悉,航运市场的低迷加快了船舶拆解的进程。今年将有约1000艘船只被拖至海滩,在被肢解后当废铁出售。这些船只的累计载重量达到5200万吨,相当于142座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的重量。
受此影响,被业内人士称为航运业发展趋势之一的“大船化”进程也将放缓。丁泽娟告诉记者,由于运输需求有限,马士基航运一艘1.8万箱集装箱船目前处于闲置状态,预计行业内大船订造计划也将降温。
航运业的低迷自然波及造船业,数据显示,海工市场正经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艰难的市场状况,新加坡和韩国的多家造船行业龙头企业业绩大幅下滑。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贸易虽然难以回到二十一世纪初的高速增长,但仍然有希望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今年7月的G20贸易部长会议批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球贸易期待增长新引擎,创新机制建设打破贸易壁垒。近几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在致力于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在国内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同时,推动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重点内容是贸易和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G20各成员共同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重振贸易引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将给航运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军人邮寄国内普通包裹资费优惠30%
- 交通领域已淘汰更新26万辆营运类柴油货车
- 我国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 产地冷链物流政策将出 多产业迎利好
- “全球买、全球卖”,中国新电商为开放合作架起数字桥梁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