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2 14:14:16 证券日报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鼓励发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促进中小微企业全年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餐饮、旅游等服务类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支付员工的流动资金不足,而要生存下去就需要争取订单,为此发展有实际需求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相当有必要。
谈及在当前情况下,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优势有哪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事实上资金利用率低一直是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业绩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供应链金融产品有助于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打通企业资金循环,在有效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的情况下,调动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畅通、可循环的资金生态圈,促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于促进企业迅速复工,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从而恢复经济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盘和林建议,提高企业资本利用效率,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创新金融工具,疏通融资渠道,让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落实到所有企业,防止出现隐形门槛的现象。
面对中小企业可能破产造成部分供应链断裂,上下游企业面临坏账风险等问题,刘向东建议,需要提供核心企业融资支持,支持他们提前预付款,确保上下游供应链中小企业持续经营下去,同时进一步减税降费、稳岗增收确保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
- 交通运输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让3800万货车司机少些身心劳累多些暖心体验
- 交通运输部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强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
- 多家单位联合发起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 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落地再提速
- 2025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
- 三部门印发通知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
- 【福建】首个海铁联运港站联合调度中心揭牌
-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迈向发展新阶段
-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四部门部署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 第一批标准化规范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之家”完成改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