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7 09:40:06 新华网

3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来喜讯,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在日内瓦正式发布了华东师范大学包起帆教授领衔制定的集装箱国际标准《ISO/TS 7352:2023集装箱NFC/二维码箱封》,这是我国在物流和交通运输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一大突破,以数字化助推集装箱物流标准化升级。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向华东师范大学表示祝贺,包起帆团队历时8年完成了集装箱NFC/二维码箱封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并形成了国际标准,为提升国际集装箱运输智能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集装箱装上“电子锁”
集装箱是全球物流运输的“细胞”,为保证运输安全和明确责任认定,每一个集装箱上都需要有一个箱封,作为运输交接凭证,如果箱封被打开或破损,可作为依据判断物流运输中哪个环节出现安全或管理问题。
包起帆团队的发明就是将这个箱封从机械化变成数字化。机械箱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容易被非法打开或偷换,致使物流过程中走私、偷渡、货物失窃等问题频发;二是由于没有自动识别功能,每次安装箱封后都必须手工录入相关信息,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错误。
为实现集装箱箱封的“实时化、可视化、可追踪、大数据融合”,包起帆团队发明了基于北斗/低轨卫星的天空地一体化集装箱监控终端,以及集装箱NFC/二维码箱封等系列产品,相关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航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些发明解决了行业痛点问题。包起帆说:“集装箱NFC/二维码箱封就是集装箱的‘电子锁’,可以通过它实时监测集装箱的运输轨迹和安全动态,从而掌控物流动向、实现全程监控。”
成为国际标准实属不易
集装箱本身就是一大发明,它对全球物流的巨大贡献在于“标准化”,而集装箱“电子锁”为国际运输带来的贡献也是标准化。
让这一发明成为国际标准实属不易。包起帆介绍,在国际标准制定的7个阶段中,最艰难的是提案阶段,一个新项目的立项要有三分之二的国家投赞成票,有5个国家同意加入标准研发团队。
他回忆说:“2017年12月,我们正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新项目提案,两度遭遇否决,加上新冠疫情影响,我们通过数十次网络会议和数百封电子邮件不断与各国代表反复沟通,在不断交融中,各国专家对我们的方案从认识、否定,到再认识、逐渐理解,最终达成共识。”
转机出现在2021年6月,包起帆团队第三次提交的新项目提案终于获得投票通过,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丹麦等均投了赞成票。
数字化升级与世界共享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清认为,国际标准编制漫长而艰巨,包起帆团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也为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贡献了中国智慧。
目前,集装箱NFC/二维码箱封已在我国检验检疫、内贸集装箱运输、危险品运输、石油化工、能源运输、食品及日化品运输、物流快递等方面开展应用。
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吉介绍,从2019年起,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率先使用符合ISO/TS 7352规定的NFC/二维码箱封,并在旗下的中日、中韩、东南亚航线上广泛应用。
包起帆介绍,已有生产厂家批量生产NFC箱封和二维码箱封,近600万个新型箱封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地,且订单量逐年增加。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