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4:19:39 中国新闻网
关注中物联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13日表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模实现快速攀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向好,贸易互利程度不断深化,贸易促进作用持续增强。
13日上午,国新办就202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海关编制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能否介绍一下这个指数的具体情况?
吕大良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贸易往来持续活跃。近期,海关总署组织编制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互利和贸易促进4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展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外贸发展取得的成就。
吕大良称,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指数由2013年基期的100上升到了2022年的165.4。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贸易规模实现快速攀升。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规模指标显著提升,2022年达到161.3,进出口规模由2013年的10.11万亿元攀升到2022年的18.95万亿元,累计增长87.4%,年均增速达到7%,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5个百分点,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由39.2%提升到45.4%。
二是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向好。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结构指标总体呈上升态势,2022年达到了118.9。我国与共建国家产业结构更加契合、产业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合作基础稳固。
三是贸易互利程度不断深化。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互利程度总体呈快速提升态势,2022年贸易互利指标达到164,反映出中国与共建国家间开放合作、互惠共享程度不断加深。目前,中国是共建国家中114个国家的前3大贸易伙伴,是6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74个国家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和35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
四是贸易促进作用持续增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促进指标整体呈明显上升态势,2022年达到了217.3。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出口中,近9成面向共建国家,港口、铁路、桥梁、海外产业园等一系列共建项目陆续落地。同时,我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物流通道持续拓展,有力促进了贸易增长。以中欧班列为例,十年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从2013年的80列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1.6万列,目前已经通达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
“关于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在中国海关门户网站“贸易指数”栏目进行发布,并且按照年度进行更新,欢迎大家关注。”吕大良说。
每日 推荐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什么
- 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助力中国医药“走出去”
- 多家国际寄递企业公布2025年业务旺季收费标准
- 长沙首条电煤“铁水联运”专列首发 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 服贸会海关通关服务保障工作启动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揭牌成立
- 深莞携手推动数字城市联合创新 打造大湾区数字化发展新引擎
-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解读《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
- 两部门明确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的相关税收政策
- 闽鄂深化港航物流经贸合作
